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想把你的记忆装进盒子的人

挑一麻袋 P8星球 2022-05-21







「我在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我不会去怀疑所做之事是否正确,只是说,如何把自认为对的事情做对?把对的事情做对,也是重要的。」


采访|挑一麻袋、七月
撰文|挑一麻袋






逆流而行

老人捧着早先拍好的遗像,请马金辉帮忙——「帮我拍一张我和我自己的相片」。

这张相片对马金辉本人的影响,往之后的十余年工作生活里渗透,「当影响发生的时候,自己是没有这个意识的,不会感觉自己在做转折,只是把该进行的事情进行。」

那是2008年,马金辉供职于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周刊,一次线下活动的预热时间里采访一些抗战老人,对话是那个时候发生的,老人拿着自己的遗像请他帮忙用相机留张影。

本科学习新闻,毕业后也一直从业媒体的马金辉长期在采访、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状态里,为老人拍摄「遗像合影」时,并未心生触动,工作结束之后回到家,为老人拍摄「我和我自己的相片」带来的五味陈杂之感慢慢流露。「08年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关注抗战老兵这个群体,这位老人有条件为自己拍摄遗照并和自己的遗照合影,很多老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早早就走了。」由此,为抗战老兵拍摄影像的想法产生了。

走访路上


最开始做调研,整个湖南的抗战老兵数量是80多位。马金辉的本职工作需要在湖南四处奔走,而探寻湖南地域内的抗战老兵可以借由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初期规划,马金辉感觉这个是自己能做的事情。

深入地方之后发现,数量远远不止调研呈现在纸上的数字。截至2015年,「寻访抗战老兵项目」共走过250多位老兵的家,探访经历的时间约6年,到后来2019年将内容整理成《无名之辈》书籍出版,项目的完成与打磨总历时10年时间。


事情进行到后面,对马金辉来说,这是个必须做、放不下的事。



正式铺开进展是2009年。大部分老兵没有住进城区,分散在湖南各个地方乡镇。湖南是个方言使用率高且种类奇多的地方,邻近的县镇就有可能说着互不相通的方言。马金辉本不是湖南人,自己辨析方言是不太可能的事,每一次走访,都会提前寻好当地的志愿者向导,一方面是在陌生地方能领上路,二则是充当马金辉与走访老人的「翻译」。

接近2012年年末,马金辉所在的潇湘晨报成立「口述历史工作室」,一个人的走访状态开始走向团队协作模式,每次均至少三人同时出行,文字、摄影、视频。一个人可以默认的准则与操作,进入团队则需要通过不断传递以达成共识,马金辉称之为「操作手册」,最为强调的是「把采访的人当做一个独立个体看待,而不停留在:这是一位『抗战英雄』」

宁乡走访
马金辉采访远征军老兵欧阳全

「把人当人」。摄影方面,有了不折腾受访者的自然状态、不过分摆设环境的基本要求;对话方面,聊的得是受访者的生命故事,而非抗战故事。「抗战于一个人的整段生命而言,不过是一个节点,为何参与到抗战以及离开战争后是怎样活着的,将这些拼接完整,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马金辉对人本身、对真实有股本能的好奇与捍卫,他描述其是一种学习时期开始孵育的新闻理想。


马金辉个人与后来其团队一同致力的「抗战老兵寻访」,某种程度上,与主流声音里对老兵的描摹相背而驰,或者说,做着多向度的形象补充。

「英雄、民族脊梁、抗战史」,多是老兵在大众传播里的声音,但马金辉眼前佝偻、房间昏暗或是回忆抗战仍有热泪要流的人群实在无法粗暴与之对应。「我一直传达这种观点:把人当成英雄的话,人就没有名字了。和活在每个年代的人一样,抗战老兵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角色,有各种各样出于私欲与个人生活的考虑影响做决定,但很难讲这些是自私的,这是人之常情。当我们片面地歌颂英雄,会出现什么呢?会抹去一些信息,过滤掉一些为人的合理性。」

「直白说来,在那个时段,参军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一种活着的方式,躲赌债或者逃避生活里的某些事物,和现在人们不断在做的选择是一样的,这是人生而为人的基本东西。」


2012年 月湖公园《未曾忘记》抗战老兵肖像展

2012年9月,马金辉团队在月湖公园落地《未曾忘记》抗战老兵肖像展。「铭记历史,从一张具体的面孔开始」。其中一张图片展签被留意,观者特意找到马金辉传达:展签写得好!文字描述一位老人经历衡阳保卫战——从战俘营里逃出来之后老人并没有回头再去寻找部队了,「好不容易跑出来了,我哪能再跑回去。」

对此,马金辉相信并同理这种选择,即便这不符合抗战老兵在主流声音里的故事书写。「那时候很多当兵的都是被抓过去的,他好不容易跑了出来,还会主动找回去部队吗,除非是生活所迫没有别的路了,如果还有其他选择,便不回去冒这种生命危险了,这些情况很真实。」

2012年的图片展收到了不少观者反馈,多为正向支持,「看到的是一部个人史」。对于马金辉来说,他所坚持的是大众能同频接收的,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更具方向了。

2015年, 在长沙市博物馆,「抗战亲历者肖像展」第二次落地,马金辉团队将名字定为《无名之辈》,以「英雄」而称的人没有被人铭记的名字,他们投身并忙碌数年的项目,便是找到面孔,找到具体,找到个体在历史中的位置。

2015年 长沙市博物馆 《无名之辈》抗战老兵肖像展

在展览的配套刊物中,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主编邹容撰写了前言:「只有在一个对个体之人有彻底尊重的世界,生存才是值得的,付出才是值得的,所谓美好和公义,人烟之处那普遍而普通的丝丝柔情,也才是有可能的。」

同年,「抗战亲历者记忆库」上线,团队将走访250多位老兵采集而来的肖像、文字信息整理进网站,素材数量庞大,整理起来不是件易事。记忆库的长远设定是将成为一个信息汇聚的平台,「同一个老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也会呈现出不同信息,包括日后更多信息、更多功能的实现」,马金辉对所做之事的态度是「一代人做一代人该做的事」

2014年7月23日 
口述历史团队在浏阳走访抗战亲历者周绍耿


顺迹溯源

在走访抗战老兵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与心理感受是「与时间赛跑」。

走访老人的平均年龄从一开始90岁到92岁、94岁,时间越往后走,年龄越高,在做的过程中,不断「错失」受访者的情况常有,且没法解决。

「我们注定是跑不过时间的,也就是注定要错过很多老人。它是一种无力的状况。把它放大点讲,这个事情可以描述为我们用了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采集了450多位抗战亲历者的口述,说出来好像是成果。但这个东西对我们自己来讲,在意的是除了采集到的450多位之外我们错失了多少,那些已经发现他的存在但是没办法走访到的人。」

「包括我们一直想将采集信息印成书刊送至受访者,走出版流程走了两年,真等不及了,采访对象一个一个地离开,没办法,我们自己把它印出来,独立出版,送到每个老人的手上。」

很多志愿者送到书的时候,当事人已经不在了,志愿者便会把书放在墓碑前,拍张照片。


马金辉在抗战亲历者的故事里游走10余年,无形之中带来的心态转变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最强烈的一点心理感受就是:生活没办法计划。有很多东西无法那样周全安排,只能说是见招拆招。「拿抗战老兵来说,上学好好的,日本人来了,他便参军打仗去了,之后的生命故事完全无预兆可言。」

再而,顺着「抗战老兵记忆库」的项目,马金辉开始关注起普通人的记忆。亲历感受抗战老兵的记忆流失速度,那么多真实存在的东西变得无迹可寻,马金辉心生对「个体记忆」的关注。看见了「个人史」,才有足够成立的「时代史」。


几年前,现海信广场附近进行大规模拆迁活动,马金辉进到老房子发现地面的废砖瓦压着有全家福、孩童照、老人遗像之类的家庭影像,这幕景象很冲击,「我完全想不明白,人们居然把这么珍贵的影像丢弃在待拆掉的老屋里」。对记忆有保护概念的人不多,也基于多数人还不曾发生过这类意识,马金辉感觉这是一片空白之地,而「记忆保护」、「口述历史」的行为,本身一定是正确的。

「我在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我不会去怀疑所做之事是否正确,只是说,如何把自认为对的事情做对?把对的事情做对,也是重要的。

现在,马金辉在河西的一处安静住宅区里有两间房子,门口挂着「暗房子」的标识。找到这里,任何人都有可能将自己的记忆、家庭记忆梳理成册,集合成私人文学,「记忆盒子」。有一篇马金辉产出的文章,标题便是「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他的私人文学」

记忆盒子

一间工作活动区。堆放了书籍、电脑、茶具,墙上展示着「抗战老兵记忆库」的肖像摄影,里面有间暗房,马金辉常独自待里面冲扫照片,一待一下午,时间流走的速度在那个时候最不易察觉。

一间摄影棚。「暗房子家谱图工作室」同时兼具拍摄服务,摄影棚的墙上挂着一些一寸不到的孩童旧照片,不是熟人赠予,均来自团队各处拾到、收集,也映射着马金辉饱有疑惑的点:私人记忆不被珍视与保护。



一次做家庭「口述历史」的过程,参与者孩子与母亲对同一件事情口述的心理感受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个空间包裹住的对话场中,差异的展现,亲人之间有了深入对话和深入相触的窗口。这也是「记忆定制服务」的内核所在,真正重要的不是最终拿到的那本书,而是搭建起来亲密而平等的对话场。

马金辉团队为家庭做的「定制家书」
客人是一对儿女,这是他们送给母亲的礼物

马金辉强调「口述历史」的概念。「口述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互为主体,讲的人和听的人,是一个平等的互为主体的一种关系。」在互为主体的口述关系中,马金辉团队的存在也是主体中的一个,构建起更多元、有想象力而真实的记忆梳理。

邹容在《无名之辈》前言中形容抗战老兵图片展是一次「特别的对视」。「呈现这种对视,是我们对历史态度的一种认知、学习和表达。与其说我们希望为今天这些抗战无名之辈找到在历史上的位置,不如说也是给我们自己的未来寻求一个出口。」

正如马金辉所感:「我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在正午故事的刊首语中,编辑郭玉洁写道:「世界仍然生活在故事当中,以遗忘、抹灭大多数故事为代价。今天中国最主要的故事,是马云的故事(以及千千万万个变种)。为了抵御这种单一,我们应该学习讲故事。长久地凝视现实,让被遗忘的复活,赋予普通人尊严,以配得上丰富、变幻的中国。」

不用去怀疑这件事的正确与否,「只是说,如何把自认为对的事情做对」。马金辉感觉,做这个事情面临的一个很大困难是大多人对记忆的珍视程度甚至并未被唤醒过,他要做的,也许是先让更多的人读懂、意识到这个事情。马金辉的语调不含疑问。




抗战老兵走访记录
*部分

黄瑞祥(已故)  1919年
曾住洞口县高沙镇长青村
1938年,老人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新22师66团1营重机枪1连。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后,老人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老人亲眼见重伤员被装进卡车,然后「送」进河里(3台车,约20人)。靠着15斤大米,老人走出野人山到达印度兰姆伽。抗战胜利后,黄瑞祥参加内战。国共锦州之战后,老人所在的部队解散。「没有投降,我是顽固分子」。1948年11月11日(农历),老人回到家乡。

在寻访到的抗战老兵中,黄瑞祥是很特别的一位。即使是在平日,老人也会把志愿者们送来的三块勋章挂在胸前。熟悉老人的当地志愿者说,这是曾入狱4年的老人在给自己「平反」。


李智生  1922年
郴州市嘉禾县珠泉镇石羔乡雷公村
1940年中学毕业后,李智生考入黄埔军校第七分校(西安 王曲)通信科。1943年,毕业后的李智生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军78师参加了豫西会战。

现今已90岁的老人,靠一辆改装的旧摩托车代步,四处为人「看日子」,以维持他和他的「动古崽」(智障儿子)的生计。


唐心跃  1920年
武冈市荆竹镇九塘村
1938—1947年,老人一直在国民革命军第49军105师314团“82”迫击炮连服役。入伍时,武冈(县)有40多人与老人同行,「到现在就碰到过其中的一个,其他人不知道哪去了」。内战期间,老人在安徽被俘,后归乡。

老人的儿媳许菊英讲,唐老现在一天还要喝3顿酒。「耳朵也不行了」的老人,为了能吃得下去饭,也为了心里好受点,不顾儿女的反对坚持下地「做工」。


王飞黄  1916年
原籍邵阳 生前住资兴市唐洞新区大全路湾门
自幼家贫的王飞黄是幸运的。「父母亲把吃的粮食卖了供我读书」。先在「陆军炮兵学校」就读的王飞黄,后转入黄埔军校17期(第五分校,昆明)学习。军校毕业后,王飞黄加入中国远征军。记忆有些模糊的老人,已无法确定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所属的部队,但老人还记得雪峰山会战。「那时候日本人已经不多了。一次,有个躲在刺蓬里的日本兵见我是个官,就跳出来和我扭打在了一起」,说话时老人双手握拳,作搏斗状。这次肉搏中,老人左臂负伤,至今还留有一个大瘤。

抗战胜利后,因为母亲「顾念得很」,王飞黄脱离部队返乡。文革期间,王飞黄受到较大冲击,且入狱。出狱后,「不敢留在邵阳」的王飞黄,流落至郴州资兴。直到过世前的几年,才告别「黑户」


王武喜  1919年
新宁县白沙镇西冲村6组
家中有五弟兄的王武喜是家里第二个「吃皇粮」的男丁。「老大是照相兵(适龄青年照相备案,以备征兵),我是老四」。后王武喜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36军92师108团8营8连。在老人不完整的记忆中,入伍期间,老人所在的部队一直在九江、长沙、沅江、湘阴、益阳等地巡防。曾亲眼见过「长沙大火」的老人,在益阳至湘阴的「渔夫村」,因病脱离部队。返乡后,王武喜进入「新宁县公安局」,「承蒙局长看得起,让我当了配手枪的副班长」。后老人加入当地抗日游击队,直到抗战胜利。

现「身体还好」的老人随孙子(非亲生)一家生活。


杨逢钱  1911年
永州市道县神背村5组
「宣统三年」出生的杨逢钱,1937年10月入伍。在国民革命军第190师特务连第9班,杨参加过「淞沪会战」,第二次、四次长沙会战等。1944年,在长沙近郊为解救「被包围的副师长」,杨逢钱身负近十处枪伤。至今体内还残留着5枚日军子弹的老人,后乞讨回家。在乡务农至今。

两三年前,杨家后人在拆除旧宅时,从土墙缝隙中翻拣出杨老过去的胸章、臂章和「抗日负伤荣誉证」等物。


杨杏村  1925年
娄底市大科乡长青村三板组
1944年10月,两个哥哥已成家的杨杏村,主动接受「派壮丁」。至抗战胜利,杨杏村在国民革命军第18军18师师部搜索连待了有半年。回忆70多年前的抗战经历,生性乐观的老人,除了说他是如何打死两个鬼子并受到师部嘉奖外,也说在部队时「老兵」对「新兵」的打压。

抗战胜利后,返乡的老人还有过两次从伍的经历。直到1948年10月,老人返乡务农至今。





雷达の足迹   ‍‍‍‍‍


关于下一站


🏃🏻‍♀️🏃🏃🏾‍♂️
添加「P8星球小助手」
立即加入我们城市寻访的队伍
小助手会拉你入群 找到组织!

🙋🏼‍♀️🙋🏻🙋🏽‍♂️
添加「雷达采写人」
欢迎分享/介绍城市记忆
深挖城市与人群的多面故事





设计 | 霸王 painhub






专栏作者 :挑一麻袋  
毕业于西安美院,千禧一代的文字工作者
爱好拍照片 ,终生职业是一名人间观察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